當紅的MagSafe磁吸式無線充電,是Apple專利用於iPhone 12以上幾種的技術,不在需要透過接口,緊靠磁吸即可吸附手機充電。你知道有什麼功能,使用又該注意些什麼嗎?
你知道MagSafe是什麼嗎?
數位時代的今日,你隨身的電子設備是不是常會有充電需求,在無線連接尚未普及,一遍又一遍的反复插拔接口充電線,是一般人的生活日常。
當紅的MagSafe磁吸式無線充電,是Apple專利用於iPhone 12以上幾種的技術,不在需要透過接口,緊靠磁吸即可吸附手機充電。
MagSafe最早出現在2006年,應用在Mac Book電源連接器上,磁吸式的設計讓電子設備充電時,若受到外力撞擊拉扯,充電線就會立刻分離,如此一來使用更加便利也較安全,避免用戶不小心被電源線絆到,導致電子設備損毀。
近年來因應無線充電需求與日俱增,為了解決容易有充電效率慢、機身發燙,或是充不到電的問題,Apple針對iPhone改良MagSafe技術,以達到隨手放隨手充的效果。
MagSafe的運作原理是什麼?
MagSafe是種磁吸充電技術,通電後的線圈會產生磁場變化,驅使電子流動產生可充電的電流,運作原理也就是「電磁感應」。
使用奈米晶面板,增強發射和接收線圈的磁通量及電磁感應強度,同時提高傳輸效率,加上了環狀磁吸模組,如此一來,充電器就可以利用「自動吸附效果」特性,來提高裝置的效能,以達到可以緊密吸附、不會輕易位移。
<圖片來源/Apple官網>
MagSafe充電快速嗎?
在MagSafe磁吸充電技術能讓無線充電器提升最高15W功率,另外也沒有完全阻擋Qi無線充電,如果用的是傳統Qi無線充電,在功率最高僅7.5W,想在 iPhone 12上機種實現高功率無線充電,僅只有蘋果原廠MagSafe磁吸充電器。
Apple的MFM認證標章<圖片來源/Apple官網>
補充說明:MagSafe無線充電
MagSafe是由Apple官方所制訂 ( Made for MagSafe,簡稱 MFM ),因內部搭載了包含磁力計、屏壁層、磁環 及 NFC 線圈模組等精密元件,所以具有更好的磁性吸附特性,並且能為 iPhone 提供最大的充電功率為 15W。
Qi無線充電
Qi 是由無線充電聯盟(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簡稱 WPC )所制定的短距離低功率無線感應式電力傳輸的互連標準,主要目的是提供行動電話手機與其他攜帶型電子裝置便利與通用的無線充電,而市面上目前 Qi 搭配 iPhone 的最大功率為 7.5W。
MagSafe充電要注意哪些事?
搭配20W充電頭
購買MagSafe充電器,通常會直接附贈充電用的連接線,多採主流的USB-C接頭,主要需要注意充電插頭,若希望充分發揮15W充電效能,需搭配20W以上的充電頭或更大瓦數的 PD 快充器,才能提供足夠的輸入瓦數。
避免導致消磁
MagSafe是種磁吸無線充電技術,充電時勿將物品擺在手機和充電器中間,容易降低充電效率或無法成功充電,甚至會損壞磁條或RFID晶片導致消磁,像信用卡、電子門卡、悠遊卡、一卡通、護照等。另外也會干擾機械手錶,致會導致機芯出現誤差;同時盡量避免太靠近醫療設備(如:心臟起搏器、助聽器),建議距離至少間隔 30 公分以上。
厚度影響磁吸功能
充電時需留意手機殼厚度,保護殼太厚會影響到MagSafe的磁吸功能與充電速度,建議充電時先拆下,或是選輕薄款的手機殼。
有線、無線充電只能擇一
MagSafe和有線替手機充電只能擇一,你無法在用有線充電線替手機充電的同時,使用 MagSafe充電器。
避免高溫潮濕
避免在高溫潮濕的環境下使用 MagSafe,可能會引起充電器材短路。若是充電時手機已有發熱的情況,建議就是暫停使用手機讓它好好充電,避免手機溫度過高,造成電池過熱或者膨脹狀況發生,這樣才能維持電池的健康度!
舊款iPhone或Android手機也能用MagSafe充電嗎?
舊款iPhone或Android手機可以使用充電,但只能為有支援無線充電功能的手機充電(即 iPhone 8 以後的機種)
但因為 iPhone 12系列以前的Apple機種或 Android 手機的無線充電線圈外圍,沒有磁鐵陣列,所以沒有磁吸效果,可以搭配有MagSafe功能的手機殼,以達到磁吸效果,另外也無法達到 15W 高速充電。基本上就是當作一般的無線充電器使用。
關於MagSafe周邊
隨著蘋果手機不斷推陳出新,熱銷的磁吸效應也發揮在玲瑯滿目的周邊商品,讓磁吸功能更發揮淋漓盡致,除了應用在手機充電器,也有對沒有磁吸功能手機而推出的保護殼;更有也有搭配室內健身而推出的運動手機架,讓磁吸變成容易取用手機的優勢,同時也可輕鬆用於室內運動或者日常生活中,MagSafe真的讓便利翻新一頁。
可以快速取用的MagSafe運動手機架